新校区的晨曦中,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的搬迁工作已全面铺开。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、与精度较量的硬仗。下面,请跟随我们的镜头,直击火热的搬迁一线。
第一幕:精密“心脏”的守护之旅|时间:上午8:30 |地点:原实验楼402
“电源已确认断开,接口已做好标记,可以拆卸!”精密设备组的老师半跪在ARE平台旁,一边再次检查,一边向组员发出指令。作为中心的“明星”设备,ARE平台的搬迁堪称重中之重。三名组员动作轻柔而稳健,如同进行一场精密手术。包裹防震膜、放入定制木箱、贴上醒目的“核心设备·优先搬运”红色标签,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。
第二幕:百台电脑的“精准迁徙” |时间:上午10:00 |地点:原实验楼403/405
与此同时,计算机组的“大兵团作战”正在上演。多名组员在多个房间内穿梭,形成了高效的流水线:一人断线、一人清洁贴标、两人打包搬运。键盘的敲击声已被打包带的“呲啦”声取代。
“208房间,52台,标签核对无误!”
“216房间,83台,这批可以装车了!”
组长手持拆分后的清单,大声核对着目标房间与数量。每一台电脑上都贴上了清晰的三联标签,这是它们准确找到新位置的“身份证”。
第三幕:力量与秩序的协奏曲|时间:下午1:30 |地点:新校区实验楼2楼
家具搬运组展现了力量与技巧的结合。沉重的铁皮柜在液压车上平稳移动,成捆的桌椅被迅速拆解、捆绑,化整为零。他们如同工蚁般,将一件件“大块头”精准送入519、511等房间。
第四幕:运筹帷幄的“最强大脑” |时间:全天|地点:新旧校区指挥点
协调管控组的老师,是现场最忙碌的人。他们手持对讲机,不断在微信群更新进度,喉咙已有些沙哑。
他们处理着各种突发情况,确保信息流与物流同步,是整个搬迁工作高效运转的“神经中枢”。
风雨无阻,日夜兼程。从精密细致的“技术活”,到挥汗如雨的“力气活”,中心团队用他们的专业、担当与汗水,在忙碌中勾勒出新家园的轮廓。致敬,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搬迁者!明天的任务依旧艰巨,但胜利的曙光已然可见!